做喜欢的事,顺便赚钱


1

今天收到头条的消息,关于《清平乐》的两个微头条获得“热点青云”奖励,有三个专属权益:

奖金100元

当日优先推荐

热榜频道页展示

于是开开心心地订了个外卖吃,一份鲅鱼水饺,一份馄饨,后者一般,水饺很好吃。才花了30多块。

我就是这么知足而且俭朴节约的人。

不禁奖励自己一朵小红花。

2

关于《清平乐》,我写的两条评论是这样的:

《清平乐》拍得很认真,但我还是无感。服化道的确精美,但是剧情和角色都立不住。人物有种“太过”的感觉。就说说曹皇后和张贵妃两人吧。

我不清楚历史上曹皇后是否五年没有和仁宗圆房,只看到有两人情感冷淡、相处30多年曹后没怀过孕的记录,电视剧可以夸张,但是皇后作为一国之母,为皇帝诞下子嗣(此处,请勿以现代女性的标准去看曹皇后,请记住那时是封建时代),这也是责任,曹皇后一面以臣子自居,对后宫的管理责任尽得不错,但在最重要的责任上逃避,而剧中又非要营造出两个人彼此爱而难以沟通的氛围,实在是太别扭了。皇后给人的感觉就是作,那么被冷落的下场也是自作自受。其实帝后不爱更有合理性,也有更大的悲剧感,现在拍得正剧不像正剧,爱情不像爱情,两边都不上道。

再说张贵妃。作为宠妃,跋扈嚣张,没问题,可参考《甄嬛传》里的华妃,但是华妃有哥哥撑腰,张贵妃有什么呢?夏冬春无礼,华妃教训她,虽然知道她狠,但观众也会觉得痛快,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。张贵妃对仅仅只是说了她坏话的舞姬就敢泼热水,这宫里还真是没王法了?以率真为名的明目张胆的恶,让这个人物不招人待见,而人物塑造得如此扁平化,也就是失败了。

《孤城闭》和《柔福帝姬》我多年前都看过,米兰Lady的描写非常细腻,如果只拍公主和怀吉的故事,未必不感人,《清平乐》节奏缓慢,故事重点转成了“被嫌弃的宋仁宗的一生”,再加上别扭的角色们,于是变得索然无味。可惜了。

《孤城闭》是一部很好的小说,有非常深刻的悲剧内核。作为帝王和父亲,仁宗以爱为名,让深爱的女儿嫁给她所不喜欢的人。即使贵为公主,即使是被宠爱的天之骄女,也需要套上黄金枷锁,而且多番挣扎也没有用,先是被迫与所爱分离,精神上出现问题,然后被虐待,在33岁的年龄郁郁而终。

徽柔的惨烈命运,以出嫁为转折点,从天堂到地狱,封建社会的黑暗、女性无法自主的痛苦,都被揭示得淋漓尽致。徽柔对于李玮,所隔的并非阶层,而是教育、审美,是无法相通的精神世界,这是李玮无法用关爱所去弥补的巨大空洞,而徽柔对怀吉,是男女之情,但因为怀吉的内侍身份,所以是纯洁的精神爱恋,这种爱情,很容易被写成“公主无视深爱她的忠犬老公却爱上挑拨是非的太监”的狗血剧,也削减了人物的悲剧性。

李玮和怀吉同样是悲剧人物,事实上,围绕着徽柔的婚姻,所有人的幸福都被削减了。李玮本来可以拥有相匹配的圆满婚姻,渡过平凡但可能更快乐的一生,却也被困在婚姻了,碍于徽柔的公主身份,在仁宗生前,不敢反抗,而在仁宗逝后,对徽柔实施虐待。怀吉怀着对徽柔的爱,却遭受着各种鄙夷,无法相见,空有怀念。

《清平乐》的编剧,在剧中让徽柔对李玮在幼年就有亲近的举动,似乎有一见钟情的苗头,让未来仁宗指婚的行为,成为替二人续缘的契机。目前尚不知道剧情的走向,但这样的改编,闹剧的可能性更大。

悲剧并非没有意义,观众也并非不能接受。

目前来看,《清平乐》是个华丽的空壳。

我查了下豆瓣,《孤城闭》这本书,我是在2015年9月30日标记了“读过”,打了四星。

在当时,我也并不知道,读了这本书,能够在5年后带来100元的收入。

我只是喜欢这本书。

米兰Lady的《柔福帝姬》也是写得很好。相比《甄嬛传》那种架空历史、重点在描述后宫争斗人性扭曲的书,我更欣赏米兰Lady通过个体命运反映时代悲剧的叙事手法。

3

4月3日,我曾经在幸福生活家饭团写了一篇文章《我为什么不想赚很多钱?》:

首先我得说明,我有赚很多钱的能力。

作为一个1992年就参加工作,在银行和IT业都待过很长时间,而且从1998年就开始上网,具备一点影响力的人,我这样说,是有底气的。

我在经济上也一直独立,从来没有过啃老行为,目前名下深圳的一套房,还有不在名下但实际上归属我的老家的两套房,都是我自己花钱买下。

我不富,也不穷,收入能够支持我的生活。

从小,家境也算不错,长大的过程中,精神世界也非常丰富,而且在银行工作期间关于金钱犯罪犯错有不少见闻,所以,对于金钱,从来没有热切的渴望。

我从来不否认钱的用处。

《人生十二法则》中说:“金钱会因为你的无知而变得无用,对于不熟悉金钱的人来说,要正确地使用它是很难的。”

我是很熟悉金钱的人,也希望能够正确地使用它。

对我来说,“正确地使用”就包括了不去疯狂地赚钱。

我也不羡慕很会赚钱、赚很多钱的人,不管是陌生人,还是我的朋友。因为我知道,为了赚到那些钱,需要付出什么。有些人生下来就拥有很多资源,这也不需要羡慕,投胎是个技术活。

一位好友曾经对我说过,我如果想赚钱,完全能做到,他都可以给我找很多门路,但他了解我,知道有些事我不会去做。我们有位忘年交,一度亲如家人,后来渐渐生疏了,因为他总是嫌好友赚钱不多,总是提起他们楼上有个人炒股赚了几百万,又觉得好友接近他有别的意图。

好友是踏踏实实创业的人,喜欢那位老爷子是因为他父亲在2011年车祸去世,他觉得老爷子和自己父亲很像,对他有种依赖感。

我对老爷子的失望,就在于他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,不应该用赚钱这个单一标准衡量好友。

后来老爷子猝逝,后事都是好友办的。留下一千多万的遗产,由于两个女儿都在海外,亲属关系也不易证明,处理起来相当麻烦。

朋友中有很多有钱人,但还真不是那种暴发户式的有钱法,都是有文化有内涵,不浮夸不炫富,他们看重的,是自己对社会的贡献,对子女的引领,他们都是会“正确地使用金钱”的人。

反而是互联网圈的一些人,特别浮躁。

当然,我也不敢自居这些人的朋友。

钱要赚多少才够?

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少钱?

有很多人其实都没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,就让自己陷身其中。

我认真思考过。

我之所以不想赚很多钱,也是因为我的情况的确比较特殊:单身,虽然也要赡养家人,但有限度,个人消费有限,不需要抚养孩子,基本上养好自己就行,生活又简单。

所以“不想赚很多钱”是我的个人主张,我并不认为人人都应该如此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目标,有自己的动力和面对的压力,应当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。

如果想赚更多钱,比如说年入五百万这个规模吧,那就需要带团队,个人的时间基本上都会投入进去,不可能像现在这样,可以悠闲地听听音乐、做饭、旅行、养花,也就是说,需要牺牲很多个人兴趣,把至少90%的自己放进赚钱的事业中,带团队这个事情,我不是不能,但是不想再做了。

像秋叶大叔现在,事业做的很大,但是带团队也很辛苦,我是成天和秋大团队打交道的人,有人很优秀,有人不好讲,我有时候都替秋大操心。

不只是团队,还需要很多外部投入,比如人脉,别人为什么要帮你的忙?当然需要去经营好关系,关系不是只靠钱堆出来,得用心才行,而且关系不只是人,还需要有组织,这么说吧,都是我以前做过的事,好容易解放了,为什么又要厕身其中呢?

只要涉及到这些,就肯定有很多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。而且,建团队易,管团队难,撤团队更难。有些朋友,在团队成员出了问题时,不敢请走,各种为难,但对于成熟的管理者,这是必须要做的事。

很多事,如果想明白了,就好办了。

像我现在这样,虽然收入不算很多,但应付自己的生活,绰绰有余。

我自己做客服,能够做到很细致快速而且人性化地售后,选品方面我自己也能控制。这是规模小的好处。

很多事都可以在线上处理,所以可以自由地游走世界。

担当起自己的责任,但也没有额外的责任,比如不需要考虑员工的父母家庭孩子,心灵上没有多大的负担。

保留着一定量的余暇,用以享受生活培养灵感,保持旺盛的学习欲。

所做的事,都是喜欢的,不喜欢的就不接,不用勉强自己,接下来的事,都认认真真地做好。

总之一切都是自己喜欢的状态。

会衰老,会病,这是自然规律,很正常,对于未来,没有惧怕,只希望保持着这样的斗志。至于养老,也不担心,每天运动,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,相信科学,没有心理问题,对于世事的规律也早已洞悉,享受孤独,有丰富且强大的精神世界。

有很多东西,还真是钱买不来的。也不想用钱来交换。

我从不想回到过去,现在这样就是最好,反正过去也不可改变,到达今天这样的通透,也不容易,如果真的重走一遍,可能还没耐心。

看着那么多企业那么多人都在疯狂圈钱,吃相难看,很庆幸自己不是其中的一个。

4

我知道自己是个异类。

我也是花了很多年才认清和习惯这件事。

我现在也不怎么愿意给人提意见了,即使发心是好的,即使提意见前会花很多时间思考、拍照或者截图给出我为什么这样说的证据,很耗脑,也很耗时间,但是,这种用心不见得会被认可。

在世俗意义上,我是一个失败者,所以,我怎么可以给成功者提意见呢?

非常缺乏说服力。

我会发微博、头条,但是是对一个群体、一些行为的提醒,这样,尽了我的社会责任,也不得罪人,是比较好的方式。

有人在我微信公号后台留言,问我要不要请人做做微信排版。我回复说:“谢谢。穷,请不起人,也不想占人的便宜免费让人做。”坦率地承认穷,可以避免很多麻烦,不管是好意还是推销。我觉得穷没有什么可耻的。但是打肿脸充胖子这个事儿我还是比较怕疼。

我的性格萌芽是在高中,定型是在工作多年后,有很多事情,我从高中到现在一直坚持下来,笃定地相信和实践。有些事,我知道不是自己错了,而且我坚持的过程中,没有妨碍到他人,所以,我有信心继续这样活下去。

5

今天好友找我,接到电话时,问我在做什么,怎么微信也不回。

我说在读书,微信都没看。

在读《第三帝国的兴亡》,厚厚的两大册。这本波澜壮阔的书,带人进入二战前后的德国,历史可以为鉴,非常值得一读。

现读现用,昨晚写作营分享,给大家讲了从书里看来的故事,因为有人问如何取个好网名:

书里面提到一件事,我觉得很有意思,说希特勒的父亲本名叫阿洛伊斯•施克尔格鲁勃,后改名为阿洛伊斯•希特勒,而如果不改名,阿道夫•希特勒叫阿道夫•施克尔格鲁勃,甚至有可能历史都被改变。因为希特勒这个姓,琅琅上口,喊口号的时候特别响亮。而如果大众喊:万岁!施克尔格鲁勃!这就很滑稽了。

现在很多人在研究视频号,我的视频号还没开通,也不着急研究,只先把秋叶大叔分享的各种资料先收集起来放一边,等将来开通了好用。现在的自己,气定神闲,安稳度日,人在家里的方寸之地,心游万仞精骛八极。

我没担忧过活不下去、活不好,也不担心老了以后穷愁潦倒。

在朋友圈淡淡地写:

我开始为衰老和死亡做准备了。

会衰老、病、死亡,但是,没有惧怕。

骨子里,我觉得自己偏向斯多葛学派。

近来读的书,偏哲学、人文、历史。

每天练字,抄写喜欢的句子:

有很多东西,是我从童年、少年就喜欢,一直延续至今,融入我的血脉,回想起这些,就觉得温暖又庆幸。世界的确越来越浮躁,作为一个理性的人,我也感叹并惧怕于非理性力量的强大,知道当非理性力量聚合起来,也会把我吞没,但即使如此,我从小所受的教育,已经筑成了牢固的底线,我没有办法突破,如果突破了,我就不是我了。

所以,当很多人对我说,他们也不想这样,但这个世界变成这样,他们只能跟着走,也没办法。

我理解并尊重他们的选择,但是我自己,不。

这个世界,有人追逐财富名利,有人静待花开。

我不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,成不了什么大事,先把自己的日子过的好好的,再努力为这个世界提供价值,能力低微赚不了多少钱,也没有那样的企图心。

反正自己的要求也不多,简简单单的把日子过的有声有色,这对我来说就够了。

在网络混了22年,一直是不温不火的状态,可能被鄙视,自己很满意。

分享到